-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社科网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省社联召开社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
来源:学会工作与组织联络处 发布日期:2023-06-21 16:06
6月16日,省社联召开社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省社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汤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属社科类社会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发言,部分社会组织代表30余人参会。
汤水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汤水清强调,省属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阐释成果,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催人奋进,表示要自觉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科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省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黄令山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水平、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作为长期从事“徐孺子”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未来将继续专注于“徐孺子”文化研究阐释传播工作,让赣鄱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省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黎传绪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提升历史文化研究水平,讲好赣鄱文化的灿烂成就及其历史意义,把历史文脉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社会组织的学术研究优势十分重要。省国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石初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大文化事业工作者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行动力。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深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做好总书记深邃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推动当代文化传承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融通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袁永祥介绍了该研究会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省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庆平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入阐释,加强江西理学文化研究工作,深入阐释江西理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着力打造富含江西底蕴的文化“赣军”。
省文艺学会会长夏汉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社科工作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干劲和斗志。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建设,应该是对古老文明的赓续和更新,应该是扎根于中华沃土中的现代文明。
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秘书长黄国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号角。他表示,历史是我们前进之路的有效镜鉴,是了解未来的宝贵钥匙,要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强大精神动力,赓续中华文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中华文化主体特性,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江西本土文化实践,深挖雅俗文化内涵,创立新时代的“江西实践”。
(编辑:熊文瑾)
6月16日,省社联召开社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省社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汤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属社科类社会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发言,部分社会组织代表30余人参会。

汤水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汤水清强调,省属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阐释成果,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催人奋进,表示要自觉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科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省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黄令山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水平、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作为长期从事“徐孺子”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未来将继续专注于“徐孺子”文化研究阐释传播工作,让赣鄱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省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黎传绪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提升历史文化研究水平,讲好赣鄱文化的灿烂成就及其历史意义,把历史文脉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社会组织的学术研究优势十分重要。省国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石初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大文化事业工作者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行动力。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深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做好总书记深邃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推动当代文化传承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融通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袁永祥介绍了该研究会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省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庆平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入阐释,加强江西理学文化研究工作,深入阐释江西理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着力打造富含江西底蕴的文化“赣军”。
省文艺学会会长夏汉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社科工作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干劲和斗志。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建设,应该是对古老文明的赓续和更新,应该是扎根于中华沃土中的现代文明。
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秘书长黄国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号角。他表示,历史是我们前进之路的有效镜鉴,是了解未来的宝贵钥匙,要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强大精神动力,赓续中华文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中华文化主体特性,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江西本土文化实践,深挖雅俗文化内涵,创立新时代的“江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