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社联工作创新案例(第三期)

来源:学会工作与组织联络处  发布日期:2024-02-02 16:02   

       2023年,全省社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许多鲜活的改革创新典型经验。为总结实践经验和工作成效,激励引导各级社联更加积极主动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我会经公开征集、集中评审和会议审定,遴选出2023年全省社联工作创新案例12项。我会分五期阐释他们在思想政治引领、应用对策研究、理论宣传普及、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平台阵地建设等工作中运用的创新性工作思路,采取的创新性工作措施和取得的创新性工作成效。

深挖红色资源“富矿”  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红色

历史研究者、红色文化传播者

       萍乡市社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论述,紧跟全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步伐,落实市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部署,持续挖掘萍乡红色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聚焦事关红色基因传承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社科研究工作,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萍乡市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围绕深入挖掘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萍乡市社联紧扣“安源精神”做好宣传、研究和阐释工作,打造安源工运红色文化品牌。联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等5家中央、省直部门组建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开展关于安源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成功立项一批国家级社科基金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充分发挥社联“联”的优势,逐步将一批红色革命场馆和文博场馆纳入社科普及宣传“大舞台”中,组织创作的红色社科普及作品《将军当农民》《安源煤矿》分别斩获省第二十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红色文化科普系列短视频《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成功登上江西社科大讲堂;参与萍乡革命史料和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利用活动,组织编撰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永恒的力量·安源》《江西:工人运动的摇篮》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红色历史书籍;吸引超8万名青少年在安源红领巾纪念馆研学,让萍乡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打造“资政先声”品牌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新余市社科联以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为己任,坚持“一个转移、两个结合”(重点转移到应用对策研究,与战略层面的热点问题、具体操作层面的难点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完善管理办法、丰富平台载体、改进保障措施等举措,探索“一点两向三维”(以高端学术研讨会为重点,纵向横向创新课题管理,对内对外网上三维发力)社科资政新模式,明确“提供理论阐释、提出资政建言、提炼实践做法”的具体目标,打造“资政先声”社科研究品牌,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为新余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新余市社科联以高端学术研讨会为重点,结合新余历史文化特征,以“天工开万物  文化鼓‘赣’劲”为主题,面向全国学者征文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填补了《天工开物》研究的空白,在推动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出了新余社科强音;纵向横向创新课题管理,以修订《新余市社会科学规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为契机,改进课题研究形式、拓展课题研究范围、创新结项条件,在往年设置重大课题、一般课题的基础上增设重点课题、委托课题,规定年度课题在申报时不明确重点和一般等课题类别,课题类别根据结项时达到的条件确定,有力推动了社科研究课题的成果转化与运用;对内对外网上三维发力,建立约稿制度,在刊发新余市社科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征集原创性稿件,打造了一支超200人的稳定供稿团队,同时,完善用稿制度,将《新余社会科学》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开辟“权威要论”“复市40周年”“学思践悟二十大”等专栏,并根据稿件灵活设置专栏名称,及时刊发学术理论研究最新原创成果,实现社科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扬优成势“国字号”  凝心共绘“同心圆”

       新余市渝水区社联依托“老兵宣讲团”,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小学课堂以巡回演讲、主题宣讲等形式开展宣讲活动,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文件语调”转换成“朴实道理”,让百姓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为推动新余市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截至目前,“老兵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两千余场,受众达320万余人次。宣讲团先后获江西“最美退役军人”集体、江西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荣誉,组织策划的“听爷爷讲党史故事”系列入选中宣部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新媒体作品选,是新余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字号”理论宣讲品牌。

       渝水区社联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首要要求,精选出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事业、善于和群众沟通、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的退伍老兵加入“老兵宣讲团”,推动宣讲团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43人发展至236人;精心制定老兵宣讲清单,根据不同老兵宣讲特点精心策划“量身定做”式宣讲,同时,丰富宣讲主题,包括理论政策、脱贫攻坚感恩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2023年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0余场;创新宣讲形式,以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为宣讲新阵地,制作微宣讲视频、进行新媒体直播等,参与人数突破200万人次,推动理论宣讲“一时一厅”向“随时随地”拓展;定期进行宣讲团培训,举办现场观摩会、研讨会等,还邀请新余市委党校副校长张萍担任宣讲团指导员,在充分结合老兵宣讲员亲历亲闻亲为故事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确保宣讲方向不偏、靶心不移、力度不减,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洪冰)

版权所有: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赣ICP备06007514号 赣ICP备1007824号-1

地  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  编:330077  联系电话:0791-88595983